从银行活期存款市场的分流趋势开看,很难抵挡住银行外部各种在线理财和P2P的吸引力了,即便是银行的定期存款,在同类型的外部理财产品竞争中也显得稍逊一筹。那么,长此以往,依据长尾理论,为数众多的人们长期忍受着尾巴尾部的负收益(活期储蓄、定期储蓄和CPI涨幅、物价涨幅的倒挂),有了一个可以实现正收益的外部投资渠道,按耐了许久的激情顷刻间实现了爆发,余额宝过千亿的规模是个最典型的例子。
银行莫非真的是要失去这部分长尾巴的客户了吗,大家的存款难道就真得不入银行法眼了吗?非也。未来银行的客户争夺将从大项目、大客户转向中小客户,特别是零售和小微,因为这些零散的市场是银行业务结构调整的必须。最重要的政策因素就是利率市场化,将直接导致银行净利差缩减,盈利空间缩小,获客成本、营销成本增长,只有转型做更多的中间业务和零售业务,才有可能实现业务多元化,保持利润的合理分布。
此外,就算金融改革的宏观政策不革银行的命,广大的屌丝们也会用实际行动给银行上一上“用脚投票”的课程,哪里的收益高,存款就流向哪里,利率市场化不来的话,银行的存款储蓄收益率上不去,到最后只能是一步步把小额、零散的资金游离出银行账户。从这个角度说,利率市场化对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存款冲击,有一定好处。
|